2025-01-26ai02门户网
近日,广州互联网法院就审结了一起由“AI换脸”视频合成模板引发的侵权纠纷。一位知名短视频博主发现自己的汉服装扮视频被某科技公司擅自制成了付费“AI换脸”模板。法院审理后认定,该公司的行为侵犯了博主的肖像权。
问题来了
即便没有直接使用他人面部形象
也能构成肖像权侵害吗?
该如何有效防范AI技术的滥用?
张先生是一位知名短视频博主,经常在各大自媒体平台上发布含本人肖像的国风汉服装扮的短视频。最近,有粉丝提醒他,在一款美颜拍照小程序当中,他的汉服形象成了视频模板,还需要付费使用。张先生发现,小程序的运营方是某科技公司,付费用户可以用此模板进行“AI换脸”,体验国风妆造。张先生的代理律师严茜告诉记者,在意识到自己的肖像权被侵害后,张先生把这家公司告上了法院。
严茜:他是在古风圈也是小有名气的,有粉丝告知我们说是有这样一个侵权,发现他受邀拍或者自己拍的这些视频、图片被AI换脸。换脸后的这种妆造跟当事人是一模一样的。通过发饰、妆造或者面部的表情,能够识别出是原告,我们也认为侵犯了原告的肖像权。
未使用他人面部形象的“AI换脸”
是否构成侵害肖像权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近两年,AI领域迎来了一轮发展热潮。但AI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风险隐患。
对此,曹钰表示,AI技术的发展使图像、视频等更加容易被修改,而且修改幅度更大、更深入、更容易使观看者难以分辨。为此,我们应当充分注意到AI技术对肖像权可能带来的影响,通过强化行政、司法和网络平台的监管、保护,以及全社会共同提高保护意识来更好地保护肖像权在内的各类合法权益。
在2022年,我国颁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就划定了深度合成技术的使用规范,包括不得利用深度合成服务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规定。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对AI的约束要跟上AI技术的发展,在传播渠道上,可以对AI作品实现溯源。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学习分享之
新品榜/热门榜